我的阅读故事
作者:李勇
一
十户滩镇不大。我家距离镇上,还有二公里路。上初中前,我是在小镇郊外的砖厂小学里读书的。这是一所农场小规模学校,五年制。
每学期开学,学校发新书,我就回家很认真地给课本包书皮。用父亲从砖窑带回家的引火纸——一种比A4纸厚实、粗糙的纸张,裁开,和母亲一起做手工。
上一年级,我们自己带板凳,课桌是水泥预制板做的,冬天很冷,几乎每个学生的手上都有冻疮。还记得数学老师第一次给我们出题考试,班里的两名“马娃子”是双胞胎,考试成绩最好,100分,我错了一道题,得了98分,回到家,哭了。
做题,主要是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。又一次,数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里,有一道题我怎么算都做不出来,就和母亲一起,去学校找到那位女老师,她一看,原来题目出错了,答案居然是负数,小学三、四年级还没有学。
五年级的时候,大家的学习是比较紧张的。因为镇里举行的“小升初”考试有一定的淘汰率。有一次,我被数学老师选上,代表砖厂小学参加了镇里的数学竞赛。在考场上,我蒙圈了,很多题都不会做。当然,也没有取得什么名次。后来,我顺利地考上了初中,班里大约一半的同学则被淘汰了,成了留级生。
二
从小读鲁迅,不是主动选择,而是学习语文课,必须完成的任务,还要背诵。除了课本里读鲁迅,我小时候也从小人书中接触过鲁迅的《阿Q正传》、《祝福》、《在酒楼上》等名著,不过,都是经过美术家改编过的,易于儿童理解。
由于家庭经济原因,还有镇上的新华书店离家有点儿远等原因,儿时的我,课外书读得不多。在课外书阅读中,古典文学、政治思想类居多。比如《水浒传》、《封神演义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、《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》、《马克思传》等等。
1998年10月,我入职一所县城中学,教语文,算是第一次离开小镇、正式参加工作。从读鲁迅,到教鲁迅的文章,我并没有感受到有很大的变化。麻木了?或许吧。
三
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我上初中那会儿,文坛已经不是“鲁迅走在《金光大道》上”那般萧条,但语文课本里的内容依旧很革命。比如,军旅作家王愿坚创作的短篇小说、反映革命者精神的《七根火柴》是需要精读的课文。
鲁迅的《故乡》是需要背诵的课文。这是一篇有回忆录色彩的短篇小说,据说也选进了日本的语文课本。“迅哥儿”和“闰土”的玩伴关系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闰土到鲁迅家里是“管祭器”的,因为他是闰月生的,五行缺土,所以他父亲叫他“闰土”。小说里鲁迅的故乡“鲁镇”和我的故乡十户滩镇,差别巨大。
课外,也读鲁迅。但是不多,主要通过报刊杂志,比如《中学生》、《中学生报》。那时候,课外书本来就不多。
总之,文学家鲁迅,伴我成长;思想家、教育人鲁迅也让我至今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、语文教育和阅读推广公益项目。